【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西峰区:“党建引领+订单种植”田间地头奏响丰收“椒”响曲
盛夏时节,西峰区广袤的田野上,螺丝椒迎来丰收季。从彭原镇上何村的集体大棚到显胜乡夏刘村的订单基地,种植户们抢抓农时采摘鲜椒,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火热的丰收景象,奏响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椒”响曲。
清晨六点,彭原镇上何村的蔬菜基地已是一派忙碌。35座新建的钢架大棚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棚内鲜亮饱满的螺丝椒缀满枝头。村民们双手翻飞,熟练地采摘、装袋,棚外,新鲜采摘的辣椒正被快速分拣、装箱,现场井然有序。
彭原镇上何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宗仁表示:“今年通过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新建钢架大棚26座,带动群众新建大棚9座,目前全部种植螺丝椒,估计产量能达到每棚7000到8000斤,按照现在市场行情,产值能达到一万元以上,净利润达到5000元,估计年底村集体经济能增加10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在显胜乡夏刘村,采用“订单种植”模式生产的30万斤新鲜辣椒也迎来大规模采收。村民们分工协作,熟练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箱。一箱箱品质优良的辣椒正以最快速度发往西峰区及周边各大超市,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为村民铺就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路。
庆阳泰源盛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宝平介绍:“过去合作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跑销路,实行‘农超’对接后,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还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种植技术和扩大产业规模上。现在我们会根据超市的销售数据调整种植计划,做到精准生产,避免盲目种植造成的损失。通过村集体与超市的精准对接,合作社能够按照订单需求进行精细化种植管理,确保辣椒等农产品的色泽、口感完全符合市场标准,实现了‘种得好、卖得快、收益高’的良性循环。”
显胜乡夏刘村党总支书记刘富东表示:“夏刘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积极种植瓜菜,瓜菜种植面积达180多亩,村‘两委’竭尽全力做好技术指导、土地协调、对接销售等工作,让瓜菜产业释放大能量,让群众‘钱袋子’更鼓。”
火热的丰收场景,正是西峰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今年,全区坚持“育龙头、建基地、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采取“设施为主、露地为辅”的种植模式,通过抓点带面、科技引领等举措,有力促进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西峰区今年共种植大棚辣椒2000多棚,预计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产值1800万元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