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西峰区16万亩小麦开启机械化收割 确保颗粒归仓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丽娜 李红涛 责任编辑:董晓妮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3:05 浏览次数:

眼下,正是夏收的关键时期,西峰区16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一片丰收景象。

在西峰区各乡镇田间地头,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械分布在不同地块同时作业,随着机器的行进,麦秆被快速切断卷入,脱粒、筛选、装车一气呵成。紧接着,金黄的麦粒从出料口源源不断地涌出,倾卸至车厢中,种植户忙着整理、晾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8e5e18644434f9c82b053de8c1f25c1.jpg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收割已成为小麦收割的主要方式,田间地头,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大型收割机在麦田中来回穿梭,高效作业。据了解,一台收割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20多亩小麦的收割任务,相较于过去人工收割,如今的机械化收割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效率,更节省了时间和成本,目前西峰区夏收机收率已达到99%以上,预计6月底西峰区将全面完成小麦收获工作。

1844193ef0d0445a8bfdbc80613b8a02.jpg

农机手凌晓力说:“我们是6月13日到西峰,大概有十天的时间就夏收结束了,今天收割的这130亩地用了6个小时,这台机器的机损率是2%,能够确保农民粮食颗粒归仓。”

49714a04fc2e4546843ebbf58ff5b2bd.jpg

西峰区今年共建设4个冬小麦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区落实冬小麦种植面积16万亩。在扬花至灌浆期,西峰区积极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实现16万亩冬小麦全覆盖作业,通过“农技+农艺”相配合,“良种良法”相配套,有效缓解旱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夏收现场,西峰区农技人员也深入田间,同步开展小麦试验田的去杂株、测产、取样工作,仔细记录不同品种麦穗形态和长势,妥善收集保存育种所需的亲本材料,用技术优化生产,让科技的“金种子”在广袤农田生根发芽。

d1ab3027f7ee45cab04fa62432db541a.jpg

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恒尧表示:“我们通过开展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有效提高全区小麦优良品种普及率。”

终审:董晓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