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庆阳香包非遗技艺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庆阳香包绣制这一传承千年的陇东非遗技艺,正以创新之姿走出深闺,不仅成为庆阳的靓丽名片,更发展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钥匙”,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这段时间,位于西峰区锦绣坊的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格外忙碌,公司负责人张秀芳带领十多名绣娘正忙着赶制订单。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产业化开发,已带动周边许多妇女灵活就业。
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芳说:“我从事香包生产近40年,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去年销售量达到了30多万件,近年来公司带动周边妇女加入香包刺绣行业的有3000多人。”
在西峰区广大农村,香包产业为留守群体创造就近就业机会,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从业者既可集中生产又能居家制作,年均增收超万元,实现非遗传承与家庭增收双赢。走进位于董志镇北门村的庆阳淑方香包刺绣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白淑方正给学员讲解香包的绣制方法和技巧。从事香包绣制40年来,白淑方通过“传、帮、带”,帮助大量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增收。
“在这些年来,我带动周边妇女将近2000人从事手工技艺。” 白淑方说。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过去,庆阳香包制作仅是节庆时的家庭手工艺品,如今在政策的推动下,传统技艺被注入现代基因,设计团队将生肖卡通、国潮元素融入香包造型,开发出车载挂饰、文创手办、家居装饰等产品。加之电商直播、文旅展销、跨境电商等多元渠道的打通,更让这些散发着艾草清香的绣品远销海外。穿越千年的香包,通过绣娘灵巧的双手绣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交融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终审:齐缨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