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董利红:匠心传承 “夫妻档”绣出美好生活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燕 李红涛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5-05-14 15:36:14 浏览次数:

庆阳香包绣制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董利红与丈夫贾红东坚守30年,将小香包做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更成为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61ae4e0ab600465391868d0ab42e00df.jpg

初夏时节,走进庆阳千绣坊商贸有限公司,董利红正在绣制香包,她的丈夫贾红东则忙着打包发货。

现年50岁的董利红受家庭刺绣环境熏陶,从小就酷爱香包刺绣艺术,耳濡目染下,她年少时便可以独自制作香包。后来,她多方拜师学习刺绣针法,技艺日渐精湛,独具特色。婚后,她和丈夫贾红东开始摆摊售卖香包。 

f369b2964c8f4a7dad96798421dba880.jpg

2017年,董利红正式成立庆阳千绣坊商贸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将分散的农村绣娘组织起来,提供设计、培训和订单回收服务。目前,公司年销售香包达60万件,辐射带动周边3000多名妇女绣制香包居家就业。  

“我们做香包30多年了,从刚开始摆地摊然后经营小店再到成立公司,到去年我们增添新机器,今年又开了一个非遗工坊,在北石窟驿景区开设了产品直营店,在这期间我们带动就业妇女3000多人。平时店里经常做针线的有50多人,去年我们香包销售60多万件,产品销售到新疆、连云港、西安、天水等地。”董利红说。

从事香包刺绣30年来,贾红东不仅大力支持董利红创业,还负责市场拓展与物流支持,夫妻二人分工协作,将家庭作坊发展为年产值几十万元的企业。

“我妻子主要是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要求这一块,我主要负责市场开拓、人员管理、人员分配、原材料供应这一方面。”贾红东说。

3a98c980d11b4ff99e70f298283f7b05.jpg

董利红的作品以“古朴不失时尚”著称。她在传统题材中融入现代审美,如将老虎枕的造型简化、色彩明快化,推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产品:“今年我们公司又新推出了哪吒的手机包,因为顾客都比较喜欢,到现在销售量有5000单。”

217ee0daae0940d38d54798cf564bb28.jpg

近年来,庆阳市围绕以香包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度,先后举办的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让庆阳香包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让从业者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政府举办香包节以后,我们的香包销量连年递增。”董利红高兴地说:“不仅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董利红夫妇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非遗赋能乡村的缩影。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商业智慧结合的生动写照。他们用30载光阴证明,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动能。

终审:齐缨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