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天”的人民情怀
谢子长是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在西北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群众亲切地称他是“谢青天”。
谢子长对人民无线热爱,不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西北人民的解放事业。1928年1月,清涧起义受挫后,谢子长率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来到甘肃庆阳南梁豹子川。面对严重的困难,他反复告诫部队官兵:“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时刻不能忘了老百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爱护他们,给他们办好事,这就是我们革命的目的。”“我们是老百姓的儿子,如果打骂老百姓,就是败家子,丧家犬,我们就要失败”。他还说:“人民的利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推翻地主恶霸的黑暗统治,争得政治上当家做主的权力,建设自己富裕的生活。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为着人民群众的这一根本利益。”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时值寒冬腊月,部队缺吃少穿,但宁肯露宿野外,也不打扰老百姓;宁肯吃野菜野果,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使长期遭受兵匪残害和封建地主豪绅压迫的陇东人民对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大家奔走相告,赞扬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是穷苦人的队伍。1932年冬天,当红军陕甘游击队遭受严重挫折,再次退居南梁时,当地老板姓仍认得红军总指挥就是五年前打红旗的“老谢”,知道红军是好人的队伍,是为贫苦人打江山的,主动保护和支援红军。
谢子长始终置身于群众之中,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他和指战员一起星君,同群众一起劳动。行军途中,他经常把马让给伤病员骑,把仅有的口粮让给伤病员吃;部队宿营后,他和战士们拉家常;每到一地,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做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解决。他对待战士不仅在生活上爱护,更关心他们成长,耐心帮助他们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和红军战士打心眼里爱戴“谢青天”。河口战斗后,谢子长身负重伤。一次,战友抬着谢子长向柳沟转移,中途他要喝水,战士们把他抬到一个老乡家里。谢子长见这个老乡家里什么都没有,孩子在炕上光着身子,就小声告诉身边的战士:“把我那床背面给老家留下。”陕北根据地的老百姓心急如焚,纷纷赶到安定灯盏湾,要求看望养伤的“谢青天”。从早到晚,四处来的乡亲们站满了院子,警卫战士给他们做工作,劝他们回去,但是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默默地站着,有个老妈妈,提着鸡汤罐,挪着一双小脚,赶了十多里山路,提来的鸡汤冻成了冰块。当她看到“谢青天”已不省人事,失声痛哭道:“老谢,我们不能没有你啊!”他去世前还遗憾地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太少了。”
正是因为有了谢子长这样自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西北红军才能够有小到大,由弱变强,由挫折走向胜利,陕甘革命根据地才得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