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2120000000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2-1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24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1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凝心聚力、主动抓促,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负的情况下,围绕行业重点、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细,实现了二季度扭负为正,三、四季度逐步向好的发展趋势。

1.地区生产总值:322.4亿元,同比增长3.2%全市排名第8位。

2.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排名第5位。

1)粮食作物:粮食产量10.5万吨,同比增长3.7%,增加值1.5亿元(占一产17.4%),同比增长0.6%

2)经济作物:蔬菜产量11.2万吨,同比增长9%;瓜果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8.5%,增加值5.5亿元(占一产63.5%),同比增长9.5%

3)畜禽养殖:生猪出栏12.13万只,同比增长0.6%;牛出栏0.32万头,同比增长9.5%;羊出栏7.83万只,同比增长12.4%;家禽出栏22.3万只,同比增长16.5%,增加值1.56亿元(占一产18%),同比增长5.4%

4)林业和渔业:增加值0.1亿元(占一产1.1%)。

3.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亿元,同比下降0.4%全市排名第8其中:

1)采矿业:20.97亿元(占二产14%),增长6%

2)制造业:104.6亿元(占二产69.8%),下降5.2%

3)供应业:3.25亿元(占二产2.2%),下降6.2%

4)建筑业:21.35亿元(占二产14%),增长16.8%其中,建筑业产值64.45亿元,增长8.4%

4.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排名第1位。其中: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47亿元(占三产4.6%),6.4%其中,道路运输业6.13亿元,增长3.9%,邮政业1.15亿元,增长15%

2)金融业:21.8亿元(占三产13.3%),增长4.3%其中,货币金融15.01亿元,增长4.6%,保险业3.46亿元,增长1.1%

3)批零住餐业:30.3亿元(占三产18.5%),增长1.7%其中,批发业15.77亿元,下降0.3%,零售业8.87亿元,增长3.6%,住宿业0.75亿元,增长2.7%,餐饮业4.85亿元,增长4%

4)房地产业:14.78亿元(占三产9%),增长2.3%。其中,销售面积47.76万㎡,下降15.7%

5)营利性服务业:29.81亿元(占三产18.2%),增长15.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61亿元,增长3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31亿元,下降2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15亿元,下降0.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35亿元,增长1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7亿元,下降7.3%

6)非营利性服务业:55.1亿元(占三产33.7%增长6.3%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6亿元,增长4.5%,教育13.95亿元,增长3.3%,卫生和社会工作23.9亿元,增长8.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6.4亿元,增长6%

7)农业工业辅助活动:4.3亿元(占三产3%),下降12.9%。其中,农业辅助活动0.7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辅助活动3.6亿元,同比下降16.2%

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全市排名第8位。其中:

1)中央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89.7%同比下降3.2%。其中:庆化公司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2.3%,增加值同比下降5.5%长庆油田陇东分公司西峰区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0.5%,增加值(占规上工业9.9%同比增长11.5%供电公司售电量同比增长5.8%,增加值(占规上工业5.2%同比增长7.2%

2)地方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10.3%同比下降4.1%

6.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36.4%,全市排名第3位。其中,建安投资同比增长37.5%分行业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22.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1%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排名第5位。其中,限上社零71.8亿元,增长2.6%限下社零14.4亿元,下降3.4%。汽车类27.2亿元,增长0.4%;商超类8.8亿元,增长10.4%;石油制品类30.6亿元,下降0.1%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7%全市排名第7位。其中,税收收入8.8亿元,增长3.9%,非税收入1.8亿元,增长8.6%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4308元,同比增长4.6%,全市排名第7位。

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002元,同比增长7.7%,全市排名第1位。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