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魅力西峰>民俗文化>详细内容

这样的西峰,你打几分

  • |
  • |
来源:西峰新闻网络中心 作者:刘红霞 责任编辑:王小宁 发布时间:2019-05-01 15:17:00 浏览次数:

如果说江南水乡宛如一位娉娉袅袅、清秀美丽的女子,黄土高原腹地董志塬雄浑壮阔,沟壑绵延,如北方汉子淳朴又憨实,这片土地透着这方人的性格,直爽、豪迈、忠义。

西峰,是董志塬的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之称,你或许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但却是天地造化中另一种神奇的存在。

春日迟迟,四月的黄土高原,春意萌生,桃红柳绿,山花烂漫,沟壑万千里盛放春的气息。然而此时最壮观的却是董志塬上、畦田里成片成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强劲的高原风摇曳出一片流金的花海。

这次,我们想带着你

领略一番淋漓尽致的董志塬人文风光!

第一篇:不一样的庆阳味道

这里为您特意准备了

7b3e27e700f1497baaa72ea49a2d3526.jpg

庆阳臊子面、荞面饸饹、手擀面、凉皮、凉粉鱼、油饼、油糕、糖圈圈、玉米黄、豆腐脑、搅团、蒸黄焖鸡、土暖锅、特色小炒、陇东黄酒 ……这里的美食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满满的吃货心,回味悠长!

第二篇:俯瞰董志塬的美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水渐生,落英缤纷,燕子啄泥,候鸟归来,遨游在海水般纯粹明亮的高原蓝天,沉寂的董志塬此刻是生机勃勃的,董志塬如同王者般孤独自傲地享受着那份独有的时光。

aa54fc555e2e4be49d837e3906b3e164.jpg

西峰属于董志塬腹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站在塬上俯瞰这沟壑万千的景观,层峦叠翠,像铺展开的黄土地的躯体和支脉,仔细端详这些蔓延的沟壑奇观,穿越时光千年的褶皱里都是故事,在向人们讲述着它的前世今生,笨拙又显神秘。董志塬的四季分明,春的花、夏的绿、秋的果、冬的雪,北国的风光,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第三篇: 探寻周人足迹

 《诗经》里的《豳风》有诗七篇,描写豳地(今西峰)的农家生活、四时劳作的情景。 

312df858884440e7a64417b234ace908.jpg

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

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称为"华夏公刘第一庙"。黄土高原的土地和风以及不断变化的风景里似乎蕴藏着历史更迭的故事。

第四篇:陇上新城——魅力西峰

西峰全年日照丰富,是陇东粮食主产区之一,盛产苹果、黄花菜、白瓜籽、各种小杂粮等。

5b1ee2c0ff724229b17d0d59eb444f2a.jpg

西峰属于国家级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发源地。独具地方特色民间文化活动如火如荼,陇东唢呐、徒手秧歌、窑洞民居、民间剪纸、香包刺绣等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独树一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西峰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农业+旅游”新发展思路,探索三变改革建设美丽乡村,一大批龙头企业投资西峰建设,昔日的董志塬如今正在迎着改革的春风奋力向前,西峰,一座陇上明珠正在崛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