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非凡“十四五”】“庆阳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下线 为零碳未来注入新动能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盘小美 杨苗苗 翟娜娜 责任编辑:齐缨琼 发布时间:2025-11-24 17:29:21 浏览次数:

11月21日,川军氢能(庆阳)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西峰工业园区正式下线。这标志着该公司在庆阳的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运,也为庆阳市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再添一支强劲“新军”。

989d8e048ad44ba38dbc1ecd05f9b775.jpg

在下线仪式现场,这台崭新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为全场焦点。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下线后的初步检测与整理工作。这台承载着技术突破与产业希望的“庆阳造”发动机,即将启程奔赴下一站。

川军氢能(庆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锡强介绍:“今天下线的这台‘庆阳造’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即将送入上海检测中心进行燃料电池公告的认证检测,认证完之后将送入整车企业。”

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引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该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动工,整体规划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从破土动工到首台发动机下线,仅用时半年多,再次彰显了高效的“庆阳速度”与企业的实干精神。

976890f25a06488fb1967553b4a48ae0.jpg

“一期投运后,将分阶段释放产能,初期将形成年产10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产能,对应的产值加上整车约10亿元,随着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中期将年产3000套的规模,年产值可突破50亿元。”龚锡强说。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二期项目将向上游延伸,建设年产100万片膜电极生产线,并布局氢能无人机、两轮车等产品;三期则切入绿色制氢环节,计划投产200套AEM电解槽及制氢项目,配套建设加氢站,初步构建“制、储、加、用”一体化产业链;四期将聚焦下游整车制造,建设商用车组装线,最终实现“本地生产、本地应用”的产业闭环。

此次下线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是庆阳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氢燃料电池被广泛视为“终极清洁能源”,其反应过程只产生水,可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同时,它具有能量密度高、补能速度快等优势,能有效解决商用车在长途重载场景下的续航焦虑。

龚锡强表示:“像我们适配的商用车的燃料电池系统,补能时间仅需10-15分钟,续航就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新能源在长途、重载场景下的续航和补能痛点。更重要的是,氢能还能作为‘储能媒介’,能有效消纳甘肃省丰富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电制绿氢’的闭环,这对能源结构的转型意义非常重大。”

作为庆阳在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破冰”之作,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力拉动本地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氢能储运设备、专用车辆改装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并通过“绿电制绿氢”模式,消纳本地富余的风光绿电,为甘肃打造河西“绿氢走廊”战略布局提供产业支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绿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