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微信
  • 智能机器人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非凡“十四五”】西峰区:从“暖心房”到“幸福家”托起群众安居梦

  • |
  • |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丽娜 李红涛 责任编辑:董晓妮 发布时间:2025-11-21 10:52:47 浏览次数:

寒冬时节,民生冷暖最是牵动人心。在西峰区,一幅“安居”与“乐业”同步推进的暖心画卷正于冬日里徐徐展开。已入住的避险搬迁户,在智能化空气能的护航下,迎来了首个温暖如春的冬天,重大项目失地农民安置小区也正火热施工,勾勒出明日家园的幸福雏形。两种场景,一同见证着从“忧居”到“优居”的民生温度。

e2e77e5eb9fd4be59e3b0c3c338dd5cb.jpg

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温暖如春。在什社乡什丰村北门组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小区,搬迁户齐卫忠今年再也不用为过冬发愁。告别了昔日老宅劈柴生炉、烟熏火燎的日子,如今他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清洁、稳定的暖流便瞬间充盈整个房间。

齐卫忠享受到的“一键式”温暖,是什丰村22户避险搬迁群众的共同体验。西峰区在推进避险搬迁工程中,将群众温暖过冬与硬件设施配套作为重中之重,集中解决了清洁供暖问题。这套智能化空气能供暖系统,不仅让群众“用得起”,更让他们“用得好”,实现了生活品质从“保生存”到“提品质”的跨越。

7797419854484bff9d3d5b0786e7a28d.jpg

什社乡什丰村村民齐卫忠说:“心里特别舒坦,感觉很美,多年了,终于装好了这个新家,感觉就是不一样,圆了我们老百姓的安居梦。”

这份已落地的“温暖”,正转化为推动更多安居工程的高标准。几公里外,服务于“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和G244线东绕城项目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栋栋240平方米的砖混两层新中式风格的住宅楼正拔地而起。

温泉镇何坳村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总负责田炜介绍:“温泉镇何坳村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原计划分两期进行,一期52户,二期28户,总共建设80户进行安置。目前一期40户已完成主体外装饰及内外粉,12户主体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瓦屋面的施工,预计52户明年3月份交付使用。”

5b4de094044a45729ef4cbfc33c5ef74.jpg

速度之上,质量是生命线。该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在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与环保性能。未来,该安置点同步规划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涵盖门禁、安防、物业等,为安置群众打造一个安全、便捷、现代的居住环境。

温泉镇副镇长任博介绍:“当前我镇正在全力推进7个村失地农民安置点项目建设,优化安置点规划布局,采取整村或组与组就近集中安置的方式,妥善安置,确保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目前已开工建设3个村的失地农民安置点,2个村即将开始围界建设,2个村正在完善前期相关手续。”

从什社乡已入住的“暖心房”到温泉镇火热的建设工地,“安居”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窗外机器的轰鸣,是奔向新生活的进行曲;窗内洋溢的笑脸,是民生工程最温暖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